来源:本网站 发布时间:2019-07-15
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三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1次飞行。这是自从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系统开始组建后的第9、10颗组网卫星。此次发射距离上次仅仅间隔19天,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北斗卫星发射的高密度期。按照这一速度,我国有望在2018年底实现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
这是一项令国人无比振奋的成就,要知道我国的北斗系列卫星知道2000年才开始起步,而此时美国的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已经成型并向世界开放。随后更是因为欧盟的出尔反尔而在伽利略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的财力。时至今日,只用了不到20年,北斗就已然追上了他们的步伐,不仅实现了精准定位,更是增加了短报文通信的功能。 随着北斗系统日趋完善,它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北斗短报文的最成功的应用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当时高度依赖光纤和基站的QQ、微信、微博、短信……所有平时很方便的通信手段,都因为基础设施遭的损坏而无法使用。所以依靠北斗卫星进行通信的手持终端大放异彩,成为了救援指挥部队和前线救援人员最得力的通信助手。
随后,北斗导航更是大面积的应用于航海,一个北斗终端就等于GPS+海事电话,省事又省钱,国家还有额外的补贴。有了北斗终端,即使远在海上,船员们也可以随时和家人通信。华辰北斗有可销售的能够通过卫星接入互联网并具有无线路由功能的卫星上网(卫星电话、卫星宽带)设备,更是极大的方便了驴友、海上工作者和救援人员。
北斗在形变监测上也有着巨大的优势。北斗双向通信的特性使其可以实时上传水坝、大桥、高速公路乃至山体等巨大建筑物及地形的沉降和变形情况。一旦发生险情,相关人员迅速发现并采取措施。
在地面设施的配合下,北斗的实时定位精度已经远远高于GPS,现在已经达到了80公里/小时情况下2厘米的精度,这使得北斗在交通工具的定位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例如现在逐渐普及的卫星监控驾考,在考试车上都安装北斗接收机,无论是倒库还是路考,系统都会精确实时记录车辆轨迹,并自动评分,会比考官更严格和公正。